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7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没有监督和约束是不行的。在党组织框架内,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要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互相监督有无遵规守纪。党内监督不仅在八小时内,也在八小时外,没有禁区也没有例外。
监督,是防病也是治病。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形成的“监督疲软症”使外部约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成文的监督章程、制度化的监督体系、铁面的监督执行力,我们党就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从2004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去掉“试行”二字,彰显党内监督的威力。 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要坚持并充分保障民主集中制。如果搞“一言堂”、家长制、独断专行,党内民主消失,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从何谈起?如果我行我素、自由散漫、各行其是,没有团结和统一意志,监督自然“形有实无”。从普通党员严起、从领导干部抓起,党内监督根本上是保障民主集中制,否则监督也会“留白”。
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监督的有力武器。现实问题却是:批评是“变相夸奖”,自我批评是“不痛不痒”。想让党员干部敞开心扉说真话实话,还需进一步营造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从干部到党员、从工作日常到生活情趣,凡有碍于党纪党规、有损于群众利益的,都要指出来、说明白、勤改正。我们说的全方位监督,并不是挑毛病、找麻烦,而是同志般的提醒、朋友般的关怀,“严是爱”正是此意。
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要发挥传统和新制度的优势。监督不是“嘴上功夫”,要有制度护航。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监督的本色不变,而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一方面,作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的巡视制度要效果最大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的深度、广度在扩大,也说明“无例外是常态”;另一方面,政治生活的媒体化、网络化,让外部监督不仅成为可能,而且理应释放其监督活力。
“监督谁”、“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是值得深思的政治课题。毛泽东曾强调:“无论任何人,犯了错误都要检讨,都要受党的监督,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7周年,今天我们党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把党内监督摆在重要位置,发挥其威力和潜力,才能共创风气正、民心顺的美好未来。(李壹观)